原创 Alex L7SNEAKER
就在大约一个小时前,Jordan Brand发布了他们的年度大作,Air Jordan 35。尽管由于在网络上被过早的曝光,使得它的正式登场,似乎少了几分以往Air Jordan正代球鞋“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神秘感,加上沿用了前作Air Jordan 34的核心科技,这也让Air Jordan 35在诞生伊始就面临了不少的争议。
而现在,我们将通过23个关键词,为你详细地勾勒出Air Jordan 35的从无到有……
I。
神
为什么会有Air Jordan 35,甚至是为什么会有Air Jordan,这样看似没有什么意义的设问,恰是过去三十五年里,球鞋文化从无到有的根源。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却是,Michael Jordan,这一切的答案,也是篮球世界里最伟大的划时代巨星,如今已经57岁了。而Air Jordan,乃至Jordan Brand品牌整体的主流消费人群中,出现了越来越多从来没有看过Michael本人打球,甚至不知道Michael Jordan是何许人也的年轻一代。
当然,这并非他们的过错,而是一个时代的特质,但在这个的背景下,一个现实的问题却是,Jordan Brand需要用Michael Jordan之外的卖点来展示自己的球鞋,譬如Air Jordan 35就是这样。
II。
创新
Air Jordan系列几乎能够凭借一己之力,让球鞋文化从无到有,依靠的不仅是篮球之神的种种神迹,产品本身的特点同样不容忽视。而如果硬要用一个词去形容Air Jordan,那便是Innovation,即创新。
在Air Jordan球鞋上,我们总是能够见到各种令人惊诧到下巴脱臼的大胆创新,并且这些创新贯穿于Air Jordan所存在的每一年代——咬文嚼字一点的是,是“每一年代”,而不是“每一年”。
就像汽车或手机的更迭一样,Air Jordan系列的推陈出新,或许也能用“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来形容,虽然创新精神毋庸置疑,但限于人类科学水平与成本等客观因素,要求每一代Air Jordan都做到前所未有,是不现实的。
而在经历了Air Jordan 34的惊为天人后,Air Jordan 35便没有相比前作做出太大的改变。针对这点,争议自然不可避免,但反过来想,如果只是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说,Air Jordan 5相比Air Jordan 4、Air Jordan 3它们,又有多少创新呢?或许那个年代里的消费者更加宽容吧。
III。
科技
升级而来的Eclipse Plate 2.0搭配前后掌更大尺寸的Zoom Air,相比有口皆碑的Air Jordan 34也算是稳中有升。而以Flightwire覆盖,暗藏Kurim加固结构的鞋面,同样代表着如今篮球鞋在鞋面上最高的科技水平。
IV。
天空
飞翔这个词,始终是Air Jordan球鞋血脉中最重要的DNA,亦是Michael球场上最为人们所熟知的特异功能。
也正是因此,在不少Air Jordan鞋款上,我们都可以见到来源于飞行器的设计灵感——Air Jordan 5与二战战斗机、Air Jordan 15与X-15高超音速飞机、Air Jordan 22与F-22猛禽战斗机等等……
可以说,这些与飞行器相关的Air Jordan球鞋,正是“飞翔精神”的完美载体。而在这其中,今年恰逢诞生三十周年的Air Jordan 5,正是Air Jordan 35最重要的设计主题之一——标志性的鞋设、脚踝处的填充、鞋身侧面的塑料网格,加上某些配色上鞋跟部位的23号码,这一切都代表着Air Jordan 35与Air Jordan 5之间的血脉相连,以及它和天空的邂逅。
V。
传承
当然,Air Jordan能够三十五年屹立不倒,所传承的,远不只是几架飞机,或是几枚气垫那么简单,而是将对于篮球鞋几乎极致的追求,引领行业的决心。
不过,在消费者日益见多识广,并且要求愈发苛刻的情况下,传承与创新,这Air Jordan系列中最为宝贵的两种品质,在某些时刻,似乎变得存在了些许的矛盾——是一次次颠覆人们对于篮球鞋的认知,实现感官的刺激,并书写新的秩序?还是沿着经典的道路,稳重求变,温故知新?这其中固然有平衡的存在,但要做到又谈何容易。
VI。
致敬
无论是对于Michael的丰功伟绩,还是Air Jordan的辉煌历史,我们都有着太多的理由对他们脱帽致敬。
但从球鞋的角度来说,笔者个人并不是非常认同Jordan Brand从Air Jordan 31上开始使用的“致敬”理念。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与Air Jordan赖以生存的创新精神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符。
好在通过两三年的摸索,Air Jordan正代球鞋在依旧采用“向三十年前致敬”大主题的同时,融入了更多像FastFit、Eclipse Plate这样的新科技,虽然其中有些备受好评,有些尚不够成熟,但至少避免了被人们所诟病在“致敬”的主题下固步自封。
VII。
大师
Michael让Air Jordan球鞋得以享有竞技赛场上无上的荣誉,但从某种角度来说,真正给予这些球鞋以更多灵魂的,倒是那些在幕后挥洒才华的设计大师。
从Peter Moore、Bruce Kilgore到Tinker Hatifield,再到Wilson Smith III、Tate Kuerbis、D‘Wayne Edwards、Jason Mayden……可以说,能够设计一款正代Air Jordan球鞋,对于球鞋设计师这个职业来说,堪称雕琢一座属于自己的终生成就奖。
而对于Air Jordan 35,已经多次操刀负责Air Jordan球鞋设计的Tate这样介绍自己新作: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专注于打造最强性能的实战篮球鞋:Jordan Brand一直以来致力于在鞋款上使用高级材料,以提升整体质感,这在Air Jordan 35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当球员们看到或拿起它的时候,就会感受到Jumpman的力量在身后支持着他们。”
VIII。
接班人
Tate提到了球员,所以我们就把下一个关键词,放在了“接班人”上。其实早在Michael尚且没有退役的时候,Nike就已经在为Air Jordan系列,以及日后的Jordan Brand品牌,寻找年轻一代的代言人。
毕竟,即便是“篮球之神”,也难以抵挡住光阴的流逝。至于之后Team Jordan的起起伏伏,我们也曾在此前的栏目中不止一次地有关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但值得一说的是,在度过了Air Jordan 33时代言人匮乏的尴尬后,Jordan Brand在近两年有效地扩充了Team Jordan名单的厚度以及含金量,特别是Jayson Tatum已经朝着联盟顶级球员成长,而Zion Williamson在所有人看来也都有着无限可能。
IX。
团队与个人
从目前的代言人矩阵来看,Zion Williamson无疑是Air Jordan 35的第一档代言人。但根据不少消息,Jordan Brand将在不久的将来,为这位天生神力的年轻前锋推出个人签名鞋。由此一来,不由得让笔者联想到Jordan Brand旗下代言人多年来在“团队与个人”这个主题下的选择。
特别是对于Dwyane Wade、Russell Westbrook这样出任过Air Jordan首席代言人的超级巨星,当他们最终拥有属于自己的Jordan Brand个人签名鞋时,球鞋文化范畴的关注度反而不如以往,并且对于正代代言阵容的影响也可谓伤筋动骨。
所以,究竟是拥有个人签名鞋代表更高的荣誉,还是接过Michael的衣钵才是至高待遇,于球员、于品牌、于消费者,或许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答案。
X。
全球化
还是说到代言人的问题,在Air Jordan 35第一批发布的配色中,我们依然找到了有关郭艾伦、八村塁这样国际球员的故事。来自北美之外,特别是亚洲地区巨大的商业潜力,使得如今的Jordan Brand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注对于海外球员的包装。
而这次,让人感到欣喜的一件事情是,此前似乎一直没有在Team Jordan找到属于自己“一席之地”的Luka Doncic,终于获得了官方“钦定”Air Jordan 35代言人身份。当然,作为NBA当今最出色的新生代球星,Luka也名至实归。
XI。
赛事
得益于Nike与NBA达成的合作协议,Jordan Brand也得以在世界最高水平的职业篮球赛场上拥有更多官方层面的体现。
譬如今年的全明星周末,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们变身披Jordan战袍,用最伟大的表演致敬了曾经被很多人看为Michael接班人的Kobe Bryant。
当然其实还不仅如此,当我们把眼光从万里之外的NBA,转移到我们身边,耐高全明星赛这样的校园篮球赛事,还有以“下站东单”为代表的民间街球赛事,我们都可以在队员脚下,以及球场内的其他环节上,见到更多的Jumpman Logo。
从这一点来说,即便Michael这个人名,已经从新一代消费者的认知中慢慢远去,但Jordan这个名字,却没有丝毫的褪色。
XII。
篮球之外
除了推出篮球鞋这一“本职工作”之外,Jordan Brand其实从来没有放弃过在篮球之外,进一步开拓市场——从棒球、橄榄球、拳击,到滑板、跑步、足球,甚至还有赛车……
虽然Air Jordan 35是一双纯粹到极致的篮球鞋,但谁也不能否认,也许在未来的一年内,这款Jordan Brand的年度大作,也会被以各种形式,赋予源于其他体育领域有趣的碰撞。
XIII。
新诉求
新的代言人、新的产品与科技,再加上新的赛事平台,Air Jordan 35以及近些年来的Jordan Brand始终没有放下推陈出新的步伐。
但相比十年,甚至五年前,如今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在需求上早已不同以往,他们需要的Jordan,早已不再是每年可以买到一双的高端篮球鞋,而是一种全方位的运动和潮流体验,甚至篮球与潮流,这原本存在一定隔阂的两大领域,在他们看来,本就不该存在的隔阂,就需要Jordan Brand作为行业领先者去打破。
XIV。
复刻
年轻消费者热爱Air Jordan的复刻球鞋,这是一个毋庸置疑,却也颇为有趣的事时。就今年而言,Air Jordan 35的推出固然万众期待,但它的“前身”,即Air Jordan 5,其实也在今年迎来了一波颇具规模,也不乏诚意的复刻。
Michael已经老去,甚至是不会老去的流川枫都已经不再被年轻消费者知晓,但我们依旧可以感受到这些年轻消费者对于Air Jordan 5的关注和热情,这也许就是球鞋超脱于篮球存在的意义。
XV。
艺术
无论是Air Jordan 35,还是以往任何一款Air Jordan球鞋,从产品的本质上来说,它们都是篮球运动在装备范畴的衍生产品,职责便是为篮球运动所服务。但为什么它们在很多时候,却可以脱离,甚至超脱于篮球而存在,就笔者浅显的理解来看,答案便是艺术二字。
早些时候,在和友人探讨艺术的表现层次时,我们便有类似这样的观点:如壁画、雕塑这样充满仪式感的传统艺术作品,以静态展现,赋予人们在内心对它的领悟和理解,可谓是艺术的第一阶段表达;
电影、音乐等形式,则让声音和光影动态,为人们展现出了艺术的更多维度,这种艺术作品与人之间愈发紧密的交互,便算得上艺术的第二阶段表达;而第三阶段,艺术的表现形式便是产品,只有产品才可以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将艺术散发于无处不在。我们不愿太过抬高球鞋的位置,但从这个角度来说,你很难否认Air Jordan 35的艺术价值。
XVI。
联名
说完了艺术这样有些高深,甚至虚空的主题,我们再说回Air Jordan 35上另外一个非常实际的卖点——联名。藤原浩早些时候自己的曝光,已经让全世界都知道Air Jordan 35会存在一双fragment design版本。
放眼如今Jordan Brand旗下,THE TEN已成往事,OVO风光不再,真正在联名上的金字招牌,只剩下Travis Scott和fragment design。
而有趣的是,Jordan Brand在邀请这些当红明星或艺术单位针对复刻鞋款进行联名,并成就了不少天价款式的同时,其实也没有忘记在新款Air Jordan上进行联名的尝试,只是效果始终不太尽如人意——Travis Scott x Air Jordan 33一度沦为“最便宜的Travis Scott”,而fragment design版本的Air Jordan 34则因为各种原因最终没有从Sample阶段更进一步。
希望潮流联名与实战款联名这样难以驾驭的组合,能够在Air Jordan 35上展现出一些不同的内容。
XVII。
套装
在Air Jordan的历史上,套装形式的发售早已不胜枚举,我们此前也做过不少有关的介绍。但在套装中,能够在同集团下打破品牌壁垒,实现强强联手的案例,却并不多见。一方面,这需要品牌在各个方面具有对自己的信心,和对于伙伴的信任。
同时在产品范畴,也需要足够精彩的故事去支撑起不同品牌产品之间的衔接。Air Jordan 1与Nike Air Ship在去年年末的结合就堪称巧妙。
再加上不久前Jordan Brand携手Converse为Russell Westbrook打造的个人套装,这一切都让我们期待着,也许Jordan Brand也会在Air Jordan 35的产品周期内,去尝试一些如此有趣的发售形式。
当然,同集团下,以套装形式实现多品牌联动,其他品牌也有类似的案例,譬如adidas x Reebok,但无论是产品的分量,还是套装在主题上的契合度,都难以和Jordan Brand、Nike、Converse三大势力携手的效果相提并论。
XVIII。
最后之舞
就在几天前,《最后之舞》这支在今年夏天NBA停摆期间捕获无数眼球,以公牛王朝最后一年为题材的篮球纪录片,获得了2020年艾美奖的最佳纪录片奖项。而这部纪录片的热映,也从球鞋范畴,掀起了一阵虽然短暂,但效果明星的情怀风。
况且跟在套装主题下面来说,如果那一天Jordan Brand、Nike、Converse一同,以公牛王朝的“铁三角”作为主题,推出套装球鞋,我会感到万分欣喜,但也不会太过意外。
XIX。
竞争
强大的产品,加上丰富的运作套路,Jordan Brand固然仍是篮球鞋领域的金字招牌。但如今的篮球鞋市场,竞争之残酷已经不能用简单的物竞天择来形容这么简单。
对于Jordan Brand而言,姑且不说同集团下Nike在明星资源上的绝对强势,以及产品线的丰富,他们还有面临来自其他各个品牌的竞争,譬如产品虽有起伏但在篮球鞋范畴始终坐拥联名最顶级巨星的adidas和Under Armour、近两年先后回归篮球鞋领域的Converse、PUMA、New Balance,计划将在明年回归的Reebok……况且Air Jordan正代球鞋的高端定位和历史地位,势必让消费往往会用更苛刻的眼光去进行审视。
XX。
争议
说了这么多,我们相信在此时此刻,在明天、后天,以及很多天里,甚至在未来一年中,Air Jordan 35都会面临一定的争议。诚然,生活中没人可以做到百分百的人见人爱,球鞋亦是如此,但如Air Jordan这般往往引起巨大争议,甚至非议的球鞋,却并不多见。争议,代表不同观点的交锋,而巨大的争议,更是超高关注度的体现。
从这个角度来说,能够引起争议,这件事本身,就注定了Air Jordan 35算不上失败。当然,我们没有任何必要从舆论上去“洗白”Air Jordan 35,因为它本就并非为大多数人打造;我们也没有任何权利去鼓吹它将成为历史的经典,只有时间才能证明这一切。
XXI。
史上最长
即便是最初级的球鞋爱好者,也会知道Air Jordan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签名鞋系列。再伟大的王朝终有落幕的一天,也许Air Jordan 35未必还会有下一个35年,但其实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即便系列中也并非每一款球鞋都能让我们完全满意,但听到Air Jordan这个名字,我们依然会对它投入最高的关注与热情。
至于史上第二长的签名鞋系列LeBron,如果你要问它有没有可能成为第二个Air Jordan,那么至少要过17年之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了。
XXII。
未来
即便是最伟大的智者,也不能准确的预知未来,况且还是一贯以创新著称的Air Jordan。但其实早在去年,笔者在私下曾和Tate探讨过在未来对于AdaptFit的使用,也许其中的一些想法尚且不够成熟,但在Air Jordan 35这样稍显中庸的平稳过渡之后,等待我们的必将是Air Jordan系列下一次的爆发。
而上升到品牌层面,Gentry Humphrey的回归掌舵,也让我们对品牌未来的方向更具信息,毕竟又有谁可以说自己比Mr.Jordan Brand更懂Jordan呢?
XXIII。
实战
说了这么多,Air Jordan 35到底是不是一双好的篮球鞋,是否值得购买,其实获得答案的方式最简单不过。Tinker曾经说过,每一代Air Jordan的核心价值就是实战。无论是他还是Tate、Gentry,乃至Michael本人,都认同篮球鞋终是为篮球而生。
而在几个小时前体验了Air Jordan 35的实战效果后,我们可以很负责的说,无论你是否喜欢它的外形和理念,它的实战性能都代表了这个时代最高的水准。所以,在文章的最后,我们建议所有人把Air Jordan 35真正带到球场,去感受与回味自己一年的等待与期盼,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