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 鲁训先生 鲁能青训
转眼间,2020赛季中超第一阶段的比赛已经过半,不少年轻球员的发挥十分引人注目,23岁的童磊和杨立瑜跻身助攻榜前列,23岁的冯博轩和21岁的徐浩峰坐稳球队主力,21岁的郭田雨绝杀恒大,20岁的周俊辰成为黄海大腿,而朱辰杰更是已经成为上海申花不可或缺的核心球员。
2020赛季中超助攻榜(截至8月26日)
新赛季的中超联赛,年轻球员在各自球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上场时间还是场上表现,相比前几年都有了很大提升。U23新政的第四年,年轻球员终于不再是“拖油瓶”。
时间回到2017年1月15日,足协关于新赛季中超的一纸新政就像一颗重磅炸弹一样从天而降,这里面除了外援上场人数由4人降为3人外,更引人注目的是规定18人名单中必须有2名U23球员,其中1人必须首发,对于这一点,我们一般称之为“U23新政”。
“U23新政”颁发后,不少球队慌了手脚,很多从技术、身体以及经验上还不足以应付中超联赛的年轻人被赶鸭子上架,也毫无意外地成为场上最薄弱一环,成为对手针对的突破口,于是U23球员不到半场早早被换下甚至在开场还没触球就被换下的场景在中国足坛轮番上映。
接下来,U23政策几度变化,日积月累下年轻球员终于不再是“拖油瓶”,他们也终于在球队中站稳脚跟。而这一切,当然不只是时间的力量。
段刘愚的进步令人欣喜
首先,U23政策的更新换代。任何一个新生事物在萌发之初都是不完美的,U23新政也不例外。最初的新政只要求有一名U23球员登场即可,这就给了很多球队可操作的空间。于是很多球队就牺牲换人名额,早早把U23球员换下,从而完成应付新政。鉴于这种形式,中国足协立刻对新政进行了改革要求U23球员除了确定要有一人首发之外,每场上场人次还要与外援人次相同。然而这一新政降低了比赛的精彩程度,更对主教练的排兵布阵造成很大影响,很多善于用换人来改变场上局势的教练常常因此而受到掣肘,甚至不少球队为了避免极端情况的出现,在替补席上需要场场带上一名U23门将。更为关键的是,2.0版本的新政依旧只规定了上场人数,而没有限制上场时间。
现在的U23政策显然更加科学,球队只需要保证在场上始终至少有一名U23球员即可。这就既给年轻球员提供了上场时间,也给教练的排兵布阵留足了空间,更避免了部分教练采取应付性换人。
第二,不同时期的球员人数储备和质量不同。在“U23新政”实施之初,适龄的U23主要为1994-1996年龄段球员,1994年和1996年都是偶数年,球员基数本来就小,1995年龄段虽然是全运年龄段,但相比现在的适龄球员1997一代在球员数量上仍有不小的差距,因为1997一代恰逢奥运年龄段。再加上很多卓有远见的俱乐部,在看到U23政策极有可能持续一段很长时间后,“就坡下驴”,着手培养21岁以下甚至是更小的球员。
也正因为这样,即使是在2017和2018两年,不少1997一代的球员便成为各球队的主要U23人选,比如张源、曹永竞、黄紫昌、胡靖航、杨立瑜、黄政宇、陈彬彬和更年轻的朱辰杰、刘若钒等。这些球员恰恰是现在主要的U23球员,在新政的扶持下,他们已经累积了足够的比赛经验,到现在打得风生水起也是水到渠成。
刘洋入选中国国家队
不要小看比赛经验的积累,实际上鉴于中国传统青训对球员基本功的重视,这些能进入一队的年轻球员在足球基本技术方面都是相当过硬的,但因为高质量比赛的欠缺,他们在比赛中面临高强度的对抗无法发挥出自己在训练中的水平。就像段刘愚一样,在刚刚登上中超舞台时,表现也是不尽如人意,常常被主教练提早换下,但在适应了中超的对抗和节奏后,自己的小技术和传球能力便开始在比赛中发挥威力,也渐渐在球队站稳脚跟。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球队更新换代的需要。进入2020年,1985、1987甚至1989一代的球员已经进入职业生涯暮年,不少球队主力阵容年龄架构偏大,已经到了不得不进行更新换代的时刻。比如上个赛季的广州恒大、本赛季的大连人和重庆当代等队都给了年轻球员足够的比赛机会,再加上今年特殊的赛制,年轻球员也被给予了更多的包容,从而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实力。
大连人主力右后卫童磊
2019年的亚洲杯,国足23人参赛名单28.7岁的平均年龄,位居24支球队的首位,球队的更新换代迫在眉睫。随着U23政策的实施,韦世豪、刘洋、朱辰杰等年轻球员先后进入国家队,而现在更多的年轻“后浪”们也开始崭露头角,从这个角度来说,U23政策无疑达到了培养年轻球员的初衷。诚然U23政策依然存在弊端,年轻球员的发挥也还不稳定,但我们要拥有一颗包容的心去看待这一切,正如大连人主教练贝尼特斯所说的那样,“我们要给年轻人更多时间,他们是中国足球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