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赛季的中超,除了更改“中性化名称”这件事,各家俱乐部都有一个特点——沉默。
往日喧闹的转会市场不再纷扰,就连新球员加盟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纷纷等着对方俱乐部宣布,一片欲说还休的景象。
但随着限薪方案和“投入帽”的出台,各家俱乐部的转会是否更应透明化,这才能让新政服众。
中超集体遭遇“对方宣”
21日晚,日本J联赛大阪樱花俱乐部官方宣布,球队中后卫马特伊·约尼奇正式转会中超上海申花。
现年29岁的约尼奇出生于克罗地亚,身高187公分,是大阪樱花的后防核心,上赛季在J1联赛中为大阪樱花共出场34场,打入2球。
约尼奇2017年加盟大阪樱花后,效力该队四年仅仅缺席过1场比赛,堪称铁人。他出道于克罗地亚豪门哈伊杜克队,此后曾效力克罗地亚国内多支球队和韩国仁川联。
这位申花新援曾在采访中表示:“我和家人商量后,觉得去申花是职业生涯可能最后一个大机会了,所以我决定去尝试一下。 ”
从本周早些时候日本媒体传出中超球队报价约尼奇,到俱乐部官宣完成转会,约尼奇的转会发酵全过程都来自于日本方面,难怪中超很多球迷都集体评论道,“怎么又是对方宣?”
不止约尼奇一人的转会是“对方宣”,申花同城球队上港,最近半年也两次遭遇了引援“对方宣”。
先是上赛季第一阶段比赛过程中,英超布莱顿宣布队内主力中场穆伊转会上港;上周,克罗地亚俱乐部奥西耶克宣布,球队主力中卫迈斯特洛维奇完成了转会上港的全部手续。
而本月中旬,韩国全北现代俱乐部也宣布,球队中场孙准浩转会山东鲁能;过去半年时间整个中超唯一剪不断理还乱的转会——哥伦比亚国脚金特罗转会深圳,整个过程也都是来自于河床俱乐部和阿根廷媒体的说法。
阳光运行,打消外界疑虑
那么,中超球队为何集体遭遇“对方宣”?
一位俱乐部相关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疫情是一个比较主要的因素,因为中超俱乐部通常需要等待球员来到国内完成体检后才会正式宣布,现在外援没有结束隔离前一般俱乐部是不会官宣的。相反,一些国外俱乐部在完成两家俱乐部的签约后就会公布转会。”
但更深层次的因素则在于,从2010年中国足球金元时代初期开始,各家俱乐部的投入比起以往激增数倍,球员的转会费和年薪也都呈现几何倍数增长。
对于花钱的态度,少数俱乐部出于宣传目的,如早期的广州恒大,都会主动宣布每一笔转会费的实际数额,来达到媒体传播效应。
但绝大多数中国联赛俱乐部,对于投入和花费的态度,都有些讳莫如深。
通常来说,国内俱乐部规范的转会宣布方式,都会公布球员转会的具体方式(租借还是买断),合同具体签约年限。但翻看中超这几年绝大多数俱乐部的官宣文案,通常就是某球员加盟我俱乐部,至于转会方式和签约年限一概没有,更别提转会费了。
这其中固然有足协政策调整的因素——这几年内外援调节费的存在,让原本就遮遮掩掩的转会交易变得更加神秘。
而随着投入限制方案的出台,各家俱乐部更加希望每一笔支出处在保密状态,不至于引发外界讨论。
相比于日本联赛的财务公开制度,中国足协多次表示将联合审计部门进行财务监管,但在一个连转会宣布方式都需要遮遮掩掩的联赛,监管必将存在一定难度。
对于目前限薪和限制投入的中超,各家俱乐部不如大大方方公布球员转会费和年薪,在政策下阳光运行,打消外界的疑虑,重塑联赛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