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育网
您的位置:首页 >足球世界 >

足协一刀切中性化割裂球迷感情 好政策又被执行坏

时间:2021-01-12 17:19:09 | 来源:国内足球综合

稿件来源:波兰足球报

文/波兰 中超冠军奖杯,俗称火神杯,其底座上,循例会刻上当年冠军的名字。截止2020年,一共刻了17年。其中,恒大以8次夺冠上榜8次,但有两个名字,2011年-2016年,这6次名称为“广州恒大”。2017年和2019年夺冠,名字变为了“广州恒大淘宝”。还有就是“山东鲁能”,2006年、2008年、2010年,3次夺冠。剩下的,“深圳健力宝”、“大连实德”、“长春亚泰”、“北京国安”、“上海上港”、“江苏队”,这5个名字,各有一次被镌刻。

在奖杯上被镌刻名字,无疑是一个俱乐部的最高殊荣,也凝结了那一年最特殊的记忆。看到奖杯底座上的“深圳健力宝”,我会不由自主想起当年犹意气风发的朱指导,和那带着橙味和气泡的“中国魔水”;看到“大连实德”,我会从曾经的王首富一路想到那个戴眼镜的胖子。现在,这两个名字早已消散,只有奖杯上的刻字,是他们曾经辉煌过的最真实的证据。

更遗憾的是,火神杯上的其他名字,也很可能无法重现,即使他们再次夺冠。他们都要改名了。(“长春亚泰”和“北京国安”目前尚未有定论,他们正在通过更改股权的方式,以保留原名。)

名以明命,兹事体大。有老朋友给我回忆,早在2002年之时,他就听到过时任足协副主席的张吉龙,龙哥,在某次投资人会议上说过,俱乐部要统一中性命名。快20年过去了,我的朋友和龙哥,早就不问世事,中性命名,却在2021的开初,“轰轰烈烈”或者“鸡飞狗跳”地来了。

为什么接近20年的时间里,中国大小足球俱乐部的中性名,一直搞不下去?而28年的北京国安、26年的河南建业一直不忘初心,在球迷心中反而越活越精神?无非国情而已——既有球迷地域性的情感归属和积淀,更有中国俱乐部无法依靠纯市场方式养活自己的“职业化陷阱”。所以,地域名+企业名的模式,是地方政府、企业和球迷三方都能接受的模式。不一定好,但肯定有它的合理之处。

现在,中性名来了,一刀切地来了。内容123,限期整改,否则新赛季无法注册。

根据足球发展大纲,中性名的更改是战略性、分阶段执行的好政策,但它和中国绝大多数好政策一样,往往会被执行坏。足协以不顾一切的铁腕姿态给出了具体的时限,在以壮士断腕般的勇气剥离企业和俱乐部之间的血肉联系时,也不自觉地剥离了很多俱乐部名称和球迷之间的情感联系。有时候,肌肤之痛,远不如情感之痛来得剧烈和难以忍受。于是,我们所见,吵闹者有,痛哭者有,下跪者有……

但表面的喧闹,掩盖不了更实质的问题。

中性名的终极意义,不是为好听,也不是为了好看,它应该是让俱乐部发展得更好,不是吗?足球发展大纲也明确提到,通过中性名的变更,让俱乐部在地域化基础上实现股权的多样化和营收的自主化。

这就挺有意思了。1992年开始的中国俱乐部职业化,不就是因为单靠地方政府养不起职业队,而不得不邀请企业通过冠名的方式,来实现“体工大队”职业化的吗?接近30年过去,“中性名”政策的出台,是否真的以为俱乐部在中国目前的市场下,能够做到自己养活自己?

中性名,绝对不只是改掉一个名字那么简单。而它对中国足坛的影响,也绝对不是2020/2021之交这几个月能够完全显现的。或许几年,甚至更长久,我们才能明白足球俱乐部和职业化,在中国该怎么搞。说白了,这条路,考验的不是条款的制订和执行能力,而是足球产业在中国社会的定位和经营能力。

再过20年,中超奖杯的底座上,又会镌刻上哪些冠军之名?而又有哪些冠军之名,又会像消散不见?谁又能保证,现在一窝蜂改成的XX人、XX城、XX队不会像曾经的辽足一样消散无踪?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