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季禹
1月13日,山东鲁能发布官方公告,经中国足协职业联赛俱乐部名称审核小组的审核,“山东泰山足球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符合足协要求,同意使用。这意味着陪伴俱乐部23年之久的“鲁能”二字,将在新赛季成为历史。
从11日首次提交中性名未过审,到文旅当天迅速反应,一天内完成了关联企业的更名,再到13日“山东泰山”审核通过,鲁能更名事宜经历波折,好在最后有惊无险。但在鲁能之外,中性化名称“一刀切”引发的乱象、闹剧还在继续。
足协规定,俱乐部名称中不得含有俱乐部任何股东、股东关联方或实际控制人的字号、商号或品牌名,也不得使用与上述字号、商号或品牌名称相似或近似的汉字或词组。从近期被驳回的俱乐部名称来看,这一要求容不得丝毫宽容,即使是像“泰山”这样非常中性化的词,也会因不符合上述要求被否决。
“中性化改革”的初衷,是为了消除名字频换导致的联赛商业乱象和俱乐部品牌和文化建设的不足,同时让俱乐部抛弃商业冠名,开发新的产业收益方式。然而实际操作过程,却正在与初衷背道相驰。
改革的初衷毫无问题,中国足球确实为名字频换付出过代价。例如上海国际,就曾经搬到西安。这一搬迁,意味着其在上海积累的所有球迷、经营的文化一夜之间清零,队名自然也就毫无意义。更惨的是曾经的中超球队陕西浐灞数次更换主场城市与队名,2012年被贵州老板接手后更名为贵州人和,2015年又迁至北京改名北京人和。
不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中国足球独有的大环境却被完全忽略。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以来,各专业足球队就被冠以接手企业的名字。在那个球队自身造血能力几乎为零的时代,球队名称成为了一个企业注资俱乐部的最大价值体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俱乐部被冠以“金主”之名,就成为了名正言顺的事情。
长久的发展过程中,俱乐部与资方形成了一种平衡,即资方默认企业冠名的价值等价于自己的投入,资方的注血足够支撑俱乐部运作,导致新的产业收益模式开发缓慢。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一个过程,在各支球队造血能力仍然不足的时候,贸然通过中性化改革来打破这一平衡,显然有些操之过急。
令人不解的是,有俱乐部因开发了新的产业收益方式而导致名称无法被通过。青岛红狮的股东红狮足球推广(青岛)有限公司本就只从事足球推广,正是利用自己的俱乐部名字从事足球产业开发,实现自我造血,但该企业却被迫更名为欧力亚足球推广(青岛)有限公司。生搬硬套规定,毫不考虑现实,这在球迷、媒体圈中招来了不小的批评声音。
其实在中性化改革被提出之初,足协也给部分俱乐部开了个口子:如果俱乐部在2004年中超联赛前已经参加职业联赛并延续至今,且队名已经形成品牌,或客观形成中性事实的,可以保留原有名称。这一规定很好地避免了老牌俱乐部因改名而导致文化断层的出现。
但实际执行过程中,这一规则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强硬的一刀切要求。这导致了本为弥补俱乐部文化建设不足的中性化改革,成了一把剔除球队原有文化的剃刀。鲁能、亚泰、建业、泰达这些甲A时代就已经存在的名字就此消失。“上海海港”这一简称仍然为“上港”且很容易与上港集团形成联想的名字却得以通过,着实令人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