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育网
您的位置:首页 >足球世界 >

中国足球这碗青春饭就值二三十万?最缺乏尊重

时间:2021-02-02 17:32:48 | 来源:国内足球综合
吴金贵的一席话吴金贵的一席话

稿件来源:王思硕中新体坛

踢的啥啊?就敢谈钱!

以踢球为生的人,在中国占比很少,也正是这个小圈子的人们,时常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为啥呢?

很多人,都会给出一个直接的结论——他们踢得不好。踢得不好,还挣得多,真是太气人了。

网友评论截图网友评论截图

中超青岛队的主帅吴金贵前几天有言道:“有的球员跟我说,如今只能拿到二三十万的合同了,我说,知足吧。”吴指导一席言论,很快引来了又一轮口水战。

其实,在这次媒体专访中,吴金贵还说了很多,比如“人有时候该知足,投资人的压力更不是我们能够体会的,这时候我们要感恩还有投资人在坚持。”

再比如,“今年这样的情况下,不要再怨天怨地,相反,应该带着乐观和知足的心态去看待一切。足球圈需要在这时候多散发一些正能量,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但林林总总的“前后文”在一些网友眼中被自动屏蔽。网友关注点在于,中国球员,二三十万。有人站出来为运动员打抱不平:运动员生涯短暂,吃的是一碗“青春饭”。

在争论之前,我们不妨先来探讨一下中国一线球员眼下面临的行业生态。

回望过去很多年,中国足球圈,似乎成了富人的聚集地。吴指导所说的情况,到底是否真实存在呢?

美国数据机构“体育情报”统计显示,2019年中超球员的平均薪资约为121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800万元左右。作为对比,同期日本J联赛平均薪资只有32万美元,韩国K联赛更少,只有120万元人民币。

2019年数据报告截图

直观数据呈现出来的,是两年前中国球员在东亚地区遥遥领先的薪资水准。当然,这其中也和“天价外援”拔高平均值不无关联,而即便将这层影响抛开不提,整体实力不及韩日的中国球员,挣得比邻国同行们更多,是不争的事实。

也正是从2019年年末开始,连续两个休赛期,中国足协对国内职业联赛的薪资制度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限薪令的发布,让中国足球向着金元时代迅速告别。

吴金贵所在的青岛队,是2020年的中超升班马。从过往经历来看,青岛阵中的确不会出现年薪二三十万元标准的队员。但随着限薪力度的不断增强,职业球员被迫过上了“紧日子”,一年挣二三十万人民币的国内球员,时隔多年再度出现。

根据足协最新政策,中超联赛俱乐部一线队国内球员单赛季个人薪酬不得超过税前500万元,国内球员平均薪酬限额为300万元,外援年薪最高标准不得超过300万欧元,全队外援薪酬总额不高于1000万欧元。另外,还有一条单独针对国内U21球员的薪酬规定,单赛季出场时间不到900分钟的U21球员,年薪不得超过30万元。

中国足协公告截图

显而易见,在全新规则之下,向吴指导“抱怨”挣钱少的球员,可能出自队中的U21小将,而前者语出惊人的所谓“二三十万应该知足”,对于这个年龄段的球员而言,似乎也是一笔不菲收入。毕竟,以他们的年纪来看,未来大有可期。

参考2019年中超薪资数据,新政之下,中超球队的确会在薪酬开支上缩减一大笔开支,而运动员到手的钱,也确实少了。但即便限薪令出炉,中超各队主力球员的年收入也不至于暴跌至区区二三十万。

中国足球这碗“青春饭”,首先不会像争论者口中那般悲惨。甚至,在限薪令时代,中国球员也不会比在日韩顶级联赛踢球的同行们过得清苦。

那么下一个问题又来了,中国球员,到底该挣多少?

当然,很多人会说,这个问题应该交给市场决定。中国足坛在过去数年间得到了大量的资本支持,球员收入水涨船高无可厚非。

但中国也有句古语说得好:物极必反,器满则倾。

资本流入催动行业发展,对中国足球而言,当然是喜事一件,但今时今日的限薪令,也生动告诫着人们福兮祸所伏的道理。

金元时代的喧嚣声渐息,我们等来的是球会一家家死去,和球员欠薪讨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赞助商们,逐渐放手了。

再谈市场决定球员,在此刻显得苍白无力。

反观日韩,虽然少了大起大落的壮阔雄浑,但联赛运营却细水长流,出产的球员也源源不断向欧洲高水平联赛输出。单凭一个“亚洲天王”孙兴慜,已经抵过中国最好的500名球员身价总和。反馈到各自国家队身上,更无须赘言,战绩一目了然。

金元浪潮退去,中国足球到了该冷静的时候。收入缩水的球员们,不仅应该重新定义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更该明确和亚洲足球“顶流”的差距。

运动员韶光易逝,这碗“青春饭”究竟价值几何,理应用自己的汗水和拼搏去换,而非听由外人评判。无论二三十万、二三百万还是二三千万,只要你做得足够好,人们都会给予尊重。

反之,亦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